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
翻译是年华跟随时光迅速消逝,意志随着时间流逝。最终枯败零落,大多不接触世事、不为社会所用,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屋子里,到时候悔恨又怎么来得及?这句话出自两汉诸葛亮的《诫子书》。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。
《诫子书》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,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,最忌怠惰险躁。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,着重围绕一个“静”字加以论述,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“躁”字,对比鲜明。
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、才学渊博的父亲,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。全文通过智慧理性、简练谨严的文字,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,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。
原文: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